Tuesday, May 31, 2016

垃圾分类,你准备好了吗?

马来西亚在2015年9月份开始,实行住家垃圾分类的措施,并将在2016年6月份开始实行罚款制度。这项措施将是强制性的,也就是居民一定得跟着实行垃圾分类,不然可被开出罚单。

不过目前这项的垃圾分类措施不是全国性的,而是在特定的几(7)个州属开始实行,布城、吉隆坡、柔佛、彭亨、马六甲、森美兰、吉打和玻璃市


当局将会免费的派发绿色的垃圾桶给予以上州属的148万5千114家住户。居民们得按照指示来分类垃圾。那么这个绿色的垃圾桶要怎么使用和该装下哪一种的垃圾呢?马来西亚的住家垃圾该怎么分类呢?


“2+1”表示固体废料承包商会来回收垃圾的次数。

承包商将每个星期2次来收集不可回收垃圾;而可回收垃圾则是每星期1次。关于固体废料承保商何时会前往收集垃圾的时间表,有关当局吁请民众多留意设立在住宅区的告示牌,以获得相关讯息。


马来西亚住家垃圾分类条规:

绿色的垃圾桶可作二用,普通垃圾(食物残渣、纸尿片)可放进垃圾桶内,至于其他可回收资源,则需分类装在不同的塑胶袋,挂在垃圾桶旁边。


垃圾的种类:

I. 不可回收垃圾 入绿色垃圾桶内的垃圾:
  • 纸尿片:外带食物的包装、用过的纸尿片、湿纸巾
  • 厨余:鱼的残渣、吃剩的食物、饮料袋、果皮/蔬菜、肉的残渣
此类垃圾不能再循环,民众须将此类垃圾放入垃圾袋包好,再丢进政府规定使用的青色垃圾桶即可。 有关单位每星期将2次收集此类垃圾


II. 可回收的垃圾不可丢进垃圾桶的可回收的资源
(注意,不同种类的可回收垃圾不可以一起丢在一个塑胶袋,而需用不同的纸袋分类好挂在垃圾桶旁边)
  • 纸类(建议使用蓝色塑料袋):纸箱、账单/收据、杂志、饮料盒、报纸、纸、卡纸
  • 塑料(建议使用白色塑料袋):塑胶袋、清洁剂瓶子、塑胶桶、饮料瓶子、食物容器
  • 玻璃/陶瓷:陶瓷盘、酱油瓶、果酱玻璃罐、饮料瓶、酱料瓶、花瓶
  • 电子产品和小型电器:电灯泡、电池、电器、电子产品
  • 铝/铁罐/五金类:炊具、食品的罐装、食品的瓶装、铝製品、饮料罐、盖子
建议民众将此类物品放入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中,方便识别可循环物的种类。只需将打包好的回收物放在绿色垃圾桶旁即可,固体废物承包商将回收此类物品。 以下垃圾袋颜色只是建议,目前政府尚未指示民众以指定颜色的塑料袋来打包可循环物品。 有关当局将每周1次收集此类物品。

当局将会实行“2+1”固体废料处理系统,也就是说在一个星期内,有两天收集普通垃圾(绿色垃圾桶里的垃圾),一天则收集可回收资源(使用袋子挂在旁边的垃圾)。

III. 大型物品

床、沙发、大型家电,如:冰箱等 民众须于垃圾收集日时将此类物品整齐地置于住家门前的马路旁

IV. 花园垃圾
树叶、树枝、花朵、香蕉叶等 民众须将此类垃圾用合适的垃圾袋打包,并于垃圾收集日时将打包好的垃圾整齐地置于住家门前的马路旁


罚款详情

有地住宅:RM50为初犯,重犯罚款增至100令吉,第三次罚款500令吉 非有地住宅:RM100为初犯,过后依次为200及500令吉。 如果居民继续重犯,犯下4次以上,将被带上法庭面控,最高罚款是1千令吉。


有关当局联络号码

  • Indahkan Malaysia热线: 1800 -88 -7472
  • 吉隆坡: 03 – 2245 9292
  • 柔佛:07 – 222 6476
  • 布城: 03 – 8890 5088
  • 马六甲: 06 – 283 8953
  • 森美兰: 06 -763 6030
  • 彭亨: 09 – 566 3151
  • 吉打: 04 – 735 4286
  • 玻璃市: 04 – 976 9834

Monday, May 23, 2016

生活其實很簡單,為何我們人類總是把它複雜化?


「生活其實很簡單。」這是 Jon Jindai 最想要和眾人分享的一句話。

Jon Jindai 是一位泰國人,也是 Pun Pun 有機農場的創辦人。他出生於泰國東北部,一個貧窮卻又悠閒的小鎮。Jon Jindai 的童年快樂愜意,在村子裡面,他們花費兩個月種植水稻然後採收,一年當中有十個月的休假,每天都有大把的時間聊天或睡覺,或是做自己喜歡的小工藝。

突然有一天,村外的人和 Jon Jindai 說,他這麼窮,一定要去曼谷工作,才可以功成名就。於是 Jon Jindai 就出發了。

但在曼谷,Jon Jindai 非常痛苦。他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時,每餐卻只買的起一碗麵止飢,和許多人擠在一間小房間裡休息,感覺悶熱又不舒服。Jon Jindai 認為自己生產了許多東西,卻相對得到的非常稀少。他非常沮喪的問自己 :「我這麼努力工作了,為什麼生活得如此艱辛?」

除此之外,Jon Jindai 也不太能適應大學的生活。他認為學校所教的東西既無聊又全都是些「破壞性」的知識。不管是建築或是工業工程,都是必須破壞人類原先的土地,使的泥土被水泥覆蓋,才能夠有的「建設」,至於關於農業的課程,根本就是在教導人類如何對水或植物下毒。Jon Jindai 非常不能夠認同所謂的「知識」,他認為,人類只是在學習如何破壞一切。

生活實在太痛苦了,Jon Jindai 最後下定決心,回到了家鄉,並回復了過去的生活。 他一年當中僅僅使用兩個月,可以收穫四噸稻米,一家六口一年卻連半噸的重量都不需要。Jon Jindai 挖了兩個魚塘,開闢了一個小菜園,前者裡面的魚可以供一家人食用一年,後者連半畝都不到,一天只需要十五分鐘的時間打理,就可以得到三十多種的蔬菜。所有多餘的糧食,他們還可以拿到市場換取現金。

輕輕鬆鬆就可以養活六個人,Jon Jindai 不認為自己有需要到曼谷工作的任何理由。在過去,他理所當然的認為成績不好的自己,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子,可是現在,他使用古老的土磚技術,三個月蓋出了自己的一棟房。而在曼谷打拼的朋友,卻要為了購滿一個容身之處背上了三十年的貸款。

Jon Jindai 說,比起那位朋友,他多了二十九年多的自由時間。

在衣服方面,Jon Jindai 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。他曾經花費一個月的薪水買了一件牛仔褲,卻在穿上褲子之後醒悟。不管多貴的褲子,並不能改變自己的本質。他還是一樣的長相,一樣的身分。他感覺輕鬆愉悅,放下了大多數的慾望,反而讓他有更多時間和自己跟別人相處。Jon Jindai 說自己不需要去模仿任何人,他就是他自己。

為了推廣這個想法,Jon Jindai 在清邁建造了 Pun Pun 有機農場,除此之外,Pun Pun 更是一間種子銀行、一個學習永續生活的教育中心。Jon Jindai 希望人們都可以掌握種子,有了種子,人類就不會挨餓,不挨餓就不需要去依靠他人自給自足, 教育中心則是教導大家如何找尋快樂,不在懵懵懂懂的被世界推著走。 身為一位農民的 Jon Jindai,因為走出了自己的路,甚至受邀到菁英群集的 TED 上面做演講。

生活可以很簡單,只是人類總是將他複雜化。Jon Jindai 要提醒大家,我們都可以拒絕這樣的人生。


(資料來源:TED 影片:Jon Jandai:Life is easy. Why do we make it so hard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