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协助自己属意的阵线获胜,网民也自发撰文、制作图片等。在这次选举战中,有许多议题会被大家所关注,也是政党宣言的重点,例如环境政策、华教议题、公共交通等。我想讨论的不是这些,而是一些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。

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?

首先是在选战中一直被针对的外劳,假日涌现都城的外劳令国人感到恐怖,对国人来说这些都是陌生的外来者。但鲜少国人愿意去认识这些外来人口,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处境,更多的是恐惧与担忧,因为人们认为外劳是国阵巩固霸权的棋子。

为 了避免人数庞大的外劳投票,网路上有不少图文是针对外劳的“建议”,例如禁止外劳请假、在外劳指甲上涂鸦、扣押外劳花红等。这些措施、语言实际上是一种暴 力,是不把外劳当人看的一种歧视。我们会想办法说服家中老少或尚在观望的游离选民,努力以充分的资讯让他们看见真相,避免误投。

可是面对外劳,国人的耐性已被磨损,以粗暴的模式对待外劳。我不认为外劳有权投票,但不等同我们必须剥削外劳的一些权益以完成我们“伟大”的目标,中间有许多细节是值得我们讨论的。

针对肮脏手段,我们是不是有可能深入外劳群体,给他们充分的资讯分析利害关系?如果我们有相熟的外劳朋友,能不能借用他们的影响力避免他们的同乡被利用?为了避免外劳成为幽灵选民,我们可以在正确战场做对的事。别忘记,提早投票的军警人员在墨水褪色后还是可能变(便)装投票,他们与外劳都有可能是幽灵选民。与其大肆分享针对外劳、污蔑外劳的图文,我们何不担任监票员,监督投票站?

protest at nilai negeri sembilan国 人对于大批外劳的恐惧,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担心过多的外劳抢夺了本地人的饭碗。仔细一想真是如此吗?别忘记外劳薪资较低,他们也愿意从事本地人不愿意的 粗重工作。如果我们是老板我们会想要怎么样的劳工?是低薪且不易反抗的外劳,还是薪资较高且会用各种途径保护自己权益的本劳?若本外劳薪资一致,雇主还愿 意依赖外劳吗?

要解决外劳议题,得正视整体结构,找出问题的关键。针对外劳议题,国阵似乎没有明确讨论,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不是问题。反而民联在其竞选宣言中有提到减少外劳数量。但要怎么减少?外劳逐渐退出的领域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本劳填补?这是民联执政以后我们得继续追究的议题。

身心障碍,行动无碍

另一群被忽略的群体则是身障人士,如果仔细翻阅国、民两阵线的竞选宣言,我们会发现国阵有较为明显的政策,反而民联的竞选宣言比较看不见身障者的身影,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民联宣言出炉后批评民联没有照顾到他们。

在民联的竞选宣言中,跟身障者比较有关系的应该是免费使用公共交通系统,而国阵的竞选宣言谈得比较多,他们承诺各州的快捷巴士系统设有身障者的设备。不仅如此,国阵竞选宣言也提到打造十五碑方便视障人士活动,关注身障的公务员。

对 身障者来说,无障碍的空间非常重要。但城市发展的过程中,他们的需求往往被忽视。我们想像中的优质都市,好像只有视力听力完备、四肢健全的市民使用。但我 们的身边就有不少身障者及老年人,他们也应享有同等权益。假日出门,我们可以轻松搭乘公共交通或自行开车,约亲友到处去唱歌、逛街、用餐。但对身障者来 说,简单的享乐可能会很遥远。

NONE出 门以前,身障者得确认目的地有无障碍措施。乘坐轮椅的身障者可能上不了巴士,也进不了轻快铁车站,人行道上破裂的导盲砖不易让视障者辨识。好不容易到了集 会的地点,身障者有可能需要上厕所,可是一般店家的厕所不一定方便身障者使用。身障者想与亲友一起用餐,能不能顺利进去是一个问题,餐桌是否适合身障者使 用也是个问题。我想,无障碍的环境比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对身障者来说更重要。而友善的环境不只是方便身障者,也方便推著婴儿车的家长、老年人等。

回 到选举议题,网路上我们看见不少网友制作的指南,告诉大家投票时该注意什么,有哪些举动应该避免。我比较好奇的是身障者又该注意什么?如果他们想要给民联 投一票,争取更多的权益,一路上会有什么障碍?我们是否有顺畅的路途、适当的交通工具让身障者无需顾虑交通不便?各地投票站内的动线是否可以让身障者方便 登记、取票、投票?有没有义工可以从旁帮忙?无障碍厕所的标识清楚吗?我们可以协助身障者顺利投票,长远来说人民应监督政府,逐步落实无障碍空间。

性/别与兵器

在选战中我们也看到“性”有关的议题,马华公会会长蔡细历数年前的外遇,至今仍为人所“津津乐道”。前首相马哈迪幼女因为中性打扮,一度被网民抨击。而国阵与相关保守人士指责净选盟安美嘉、沙末赛益鼓吹“性解放”,试图籍此攻击净选运动的正当性。

除此之外,国阵也派发传单指责民联“鼓吹同性恋”。无论是性行为、性别气质、性倾向等,在选战中都成为了兵器,人们试图攻击对手不具备道德的“性”,仿佛这样才能显示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。

LGBT群体在这里是受害者,人们用他们的身份来攻击敌人,但没有多少人停下来听他们的呐喊,理解他们的心声。只是趋中性的打扮也被认定为同性恋,前首相马哈迪幼女就因此被网民围攻。

有 趣的是,马哈迪长女玛丽娜长期支持性向自主活动,如果说幼女的中性打扮便是“鼓吹歪风”,那何以网民没有同时攻击玛丽娜?玛丽娜不是更加“罪大恶极”吗? 大家是不是在挑软的柿子吃?在这里我得提醒大家,净选盟推出的第13届全国大选参与者行为守则有提到,任何一方应避免批评政治人物与政党公众活动或职务没 有关系的家人。当人们对中性装扮的马哈迪幼女穷追不舍的时候,是不是也违反了这守则?

NONE比起中性装扮,变性人面临更加难堪的局面。由于现实装扮与身份证上的性别出现差异,投票站工作人员是否允许投票?他们会不会以歧视的眼光对待变性人?也许候选人并不在意这一小撮的选民,但我们真能放弃他们的选票吗?同样是选民,何以跨性别投票相对艰难?

跨 性别与男女同性恋、双性恋合称LGBT,是保守人士想要“纠正”的对象。这数者有个别的差异,但是往往被保守人士混为一谈。这数年为了“纠正歪风”,政府 出版辨认LGBT指南,将娘娘腔男孩送去改造营、动用庞大资源演出LGBT会被天打雷劈的剧目,种种事迹已被国际传为笑柄。

民联上台会不会 更加保障LGBT的人权?还是会变本加厉继续“纠正”LGBT?我难以预测,我不敢期望民联首长在就任典礼上致辞时表态支持LGBT,我只能期望政府别再 持续压迫,马来西亚可以在性别人权方面表现得更好。LGBT族群不是兵器,我们是马来西亚的公民,理应享有在家乡安心生活的权益。

“多元”的马来西亚

在人心思变的当儿,提出这些不是焦点的议题可以说是“不识时务”。但我相信,成熟的公民社会是可以听到多元的声音。很多事情无法截然划分黑白,有许多细节或灰色地带值得讨论。

我们不能为了改朝换代而攻击异议,更应警惕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事情。除了尽力拉拢游离选票,我们能不能拉足够的人手参与监票?

选战期间,可否听听不同的说法?读一读母亲团的竞选宣言,翻一翻原住民的诉求,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选举,避免太快贴上标签。我相信马来西亚的多元不仅是体现在种族和宗教上,也体现在新任政府与大马公民身上。